致力于蒸汽發生器和智慧供熱、余熱回收、大氣治理
免費咨詢熱線:18963302666
免費咨詢熱線:18963302666
近些年,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,其實是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打工,農村的人是越來越少了。一些在外賺錢的農民都開始進城買房,落戶的往后可能不會繼續種地了,就目前而言,往后農村人只會越來越少。而國家卻在大力建設新農村,農村以后究竟會怎樣?
其實對此很多人有疑惑,小編也只是根據自己理解,給出了一些個人看法。其實了解早年農村情況的都知道,人太多,早年農村生活真的不容易,賺錢很難,當時主要還是靠種地養活一家子。而尷尬的是一家人也沒多少地,效率不高,額外的賺錢方式有,也少得可憐。而我國當時的選擇其實很明顯了,就是選擇工業讓剩余的勞動力得以利用,讓中國的人口紅利真正發揮出來,讓經濟得以發展改變困局,讓農民不必去為了溫飽問題發愁。
從目前而言,這一步確實是成功的,不過農業依然是需要發展,如今工業基礎有了,改善農業的方式也有了,可是要發展農業必須集約化發展,而讓農村人流入城市卻很難。原因就在于我國人口素質差距大,老一輩可能大多是文化不高,最年輕的一代受到的教育比任何國家都不差,崗位接受能力不等。
那么問題來了,年輕一代的價值還未發揮,目前是緩慢帶動我國經濟與世界競爭,從而爭奪全球化市場,讓中國掙錢,而老一輩很多都面臨著就業崗位減少,或者是就業崗位薪資低的問題。自然面臨農村人口往后還得回流農村的問題,所以新農村的建設也是必須的,只有這樣才能盡量加大農村土地的利用率。